771771威尼斯.Cm-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2023

    03-08

    让种粮更有“底气”,全国人大代表毕利霞建议—— 为农户提供更具针对性气象服务产品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眼下,全国早稻育秧加快推进,截至3月5日,早稻育秧完成13%,进度同比快1.9个百分点。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也将开展早稻育秧工作。        “秧好一半禾。”育秧是早稻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关。据气象部门预测,在今年监利市早稻育秧期间,冷暖交替频繁,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但跟粮食生产打交道15年的毕利霞却丝毫不慌。        “到目前为止,靠天吃饭还是农业的‘行规’。而作为种植户,我们看得最多的还是天气预报。”毕利霞介绍,自主查看手机App上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就可以提前安排农事,还可以去气象部门了解近期的天气气候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        如今的“经验之谈”还要从2014年那场寒潮说起。清明节前后,早稻秧苗和再生稻秧苗正值移栽时期,一场罕见的寒潮突袭江汉平原。陡然降温之后是突然升温,由于前期大意,毕利霞管理的合作社育秧大棚里的秧苗全部受到影响,损失惨重。        吃一堑长一智。在气象部门愈加精细化的直通式服务下,毕利霞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逐渐提高,大棚生产受天气影响也有所减少。        2022年夏秋季,监利市发生特强等级气象干旱,过程持续时间124天,过程综合强度仅次于2019年和1992年夏秋季干旱,为历史同期第三强。        尽管毕利霞在收到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后就有所准备,但迟熟虾稻和晚稻或多或少受了灾。        “还好提前收到预报预警,采取以水调温、‘一喷多促’等补救措施,虽然减产,但从原来预期的减产35%下降至15%。”毕利霞十分庆幸,“实施‘一喷多促’的虾稻田比未实施田块每亩单产高出110斤,稻谷千粒重增加0.08%,结实率提高约10%。”        毕利霞是气象服务的直接受益者,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在与记者交流中,她对气象部门提出更多的期许:希望气象预报对自然灾害的预判能够更加精准,更贴近对农作物的实际影响,也希望农户能够直接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气象产品与数据。同时,毕利霞对“看天定损”的天气指数保险燃起了兴趣,“第一次听说这个保险,回去就去了解看看。”        如何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是毕利霞始终关心的问题。今年她带到全国两会的建议是加大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她提出,在粮食主产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型农田泵站要做到全覆盖,打通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保障主产区农田灌溉系统正常运行,促进粮食生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同时提高单位(面积)建设标准和资金额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提升农田灾害防御能力,让高产更有保障。        此外,她还重点关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分配额度、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等问题,她建议,适当增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权重,以粮食产出为导向,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项目倾斜力度;适当提高稻谷国家最低保护收购价格,从生产源头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作者:吴卉 高迅芝 丁鹏 责任编辑:张林)
  • 2023

    03-08

    气象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建议—— 算好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账”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全球必须直面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风险的今天,有何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一位把论文写在大地的全国政协委员,不仅给我们算了一笔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账”,还在这本账簿中,给出了他对“农业文化遗产+气象”的生动期待。        这两年,农业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多地走入公众视野。去年,中国新添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引发关注。在今年两会期间,“90后”少数民族界委员杨钰尼“以美育守护哈尼梯田文化”的呼吁,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对于多年来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闵庆文来说,农业文化遗产这些越来越“响”的声音,他感到很高兴。与此同时,那些能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科学路径,他同样想在前、走在前。         作为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这两天,他正准备着重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智慧”。在他看来,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的今天,“算算农业的生态账”,现实意义十足。 “对于气候变化,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也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这也正是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大特点。”闵庆文说。        闵庆文介绍,具体来说,农业文化遗产是典型的低碳农业——通过物种、系统合理配合等生态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物质投入和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它也是典型的气候智慧型农业——提升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哈尼梯田的干旱适应能力。”闵庆文说,2009年到2010年,西南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对哈尼梯田地区也有影响,但整体而言,其所受影响比其他地区要轻。“我们调研发现,这与哈尼梯田合理的景观结构、适宜的水源涵养树种、完善的水系和充满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        基于此,“应当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闵庆文认为,现行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体系聚焦自然生态系统,这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忽视稻田、鱼塘等人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地,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许多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价值,应将其纳入国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探索传统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闵庆文建议。        “很有意思的是,40多年前,我本科所学专业就是农业气象。”闵庆文说。在40年后,他带着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努力,带着来自实践中的鲜活思考,在传统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中,找到了“气象+农业”更多有画面感的期待——        比如,农业气候区划、长期气候预测等气象产品的加入,可以为农业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技术保护、耕作制度保护、景观保护增添更多科学元素。        再比如,“舒适指数”等特殊要素气象预报产品的加持,可以让遗产地旅游服务带有更多贴心的小细节。        “当下,一些气象服务产品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功能农业发展已具备结合起来的潜力,比如国家气候标志产品、中国天然氧吧的认定等。”闵庆文期待,未来,气象能够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作者:卢健 责任编辑:张林)
  • 2023

    01-29

    中国气象局部署2023年精准预报能力提升重点工作 继续提升分灾种分区域分流域气象业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近日,中国气象局接连印发通知,部署2023年强对流(大风)、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暴雨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提升,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提升,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提升,西南地区业务能力提升,七大江河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等系列重点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气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提升分灾种、分区域、分流域气象业务能力,并明确2023年精准预报能力提升工作的年度目标、重点任务及分工。        聚焦强对流(大风)、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今年将持续深化重大强对流(大风)、龙卷风过程复盘分析总结和机理研究;完善多波段双偏振气象雷达监测和垂直探测网,发展强对流(大风)、龙卷风精细化监测、智能识别和客观预报技术;开展龙卷风短时潜势预报业务试验和中国区域龙卷风数据库建设;构建高效业务技术支撑信息平台,建立国省市县四级实时协同的强对流(大风)、龙卷风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完善以大风、龙卷风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推动实现快速、高感知的预警信息发布。        着力暴雨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提升,今年将优化完善地空天一体化立体观测站网;加强多源数据融合、定量降水估测技术研发;开展暴雨微物理特征监测分析;提高风云卫星等高分辨率观测资料的同化应用能力,提升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开展区域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试验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模式暴雨预报检验评估工作;强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暴雨多尺度特征和物理机制研究,开展极端暴雨预报试验;构建暴雨灾害风险预评估及预警业务体系;加强暴雨预报创新团队建设,优化联合攻关与成果共享机制。        围绕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提升,今年将优化分类、分强度、突发性、极端性灾害天气监测业务;加强新型雷达、卫星等多源观测资料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短临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中的应用能力,提升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精细化短临预报能力;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调整,构建上下联通、国省市县实时协同的扁平化短临监测预警业务流程,推动全国实现县级预警精细到乡(镇、街道);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强对流专家工作组的指导作用,加强青年创新团队建设。        针对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提升,今年将加强监测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完善重大过程联合会商制度,强化东北冷涡影响区域监测、精准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深入认识东北冷涡发生发展规律和影响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业务数值模式东北冷涡预报能力,开展东北冷涡发生发展规律和影响机制研究,开展强对流雷暴大风、龙卷风等客观技术研发;加快东北冷涡标准制定,推进重点实验室和攻关团队建设。        锚定西南地区业务能力提升,今年将统筹国省研发力量加强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在西南地区落地应用;启动2023年气象观测站网工程和雷达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探测资料处理和应用;研制分钟级公里级降水概率预报产品,改善数值预报系统在西南地区的预报性能,提升短期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准确率,建立针对西南地区降水的月-季节尺度概率预测产品;建设绵阳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示范基地,丰富成渝双城经济圈、川藏铁路、雅江流域综合开发气象保障和森林火险气象服务手段;推动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落地运行,联合高校院所围绕青藏高原高影响天气、横断山区灾害性天气、西南涡、极端高温等开展协作攻关。        立足切实发挥流域气象中心牵头作用,推进七大江河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今年将持续优化流域观测站网布局,有效提升流域灾害易发区加密观测能力,强化流域气象计量检定保障和维护维修能力,开展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和气候监测;建立完善多源信息融合的面雨量实况监测、短时-短中期无缝隙中小流域面雨量精细化预报业务,开展流域延伸期-月季尺度降水确定性和概率性预测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灾害天气短时临近客观技术研究;研发重点大中型水库洪水、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调查和定量化风险评估区划,建立健全中小流域气象保障责任制,推动流域保障服务由重点领域向水资源调度、农业、生态等领域拓展。 (作者:谷星月 责任编辑:闫泓)
  • 2023

    01-19

    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出台《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开展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实现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5年,气象为农服务供给能力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粮食生产全链条气象服务基本实现数字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体系更加完善,气象、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到2035年,气象为农服务实现智能化,部门合作深度融合,实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气象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食物安全、特色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方案》制定四方面共12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做好农业生产全链条气象保障,发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提升人工增雨抗旱防雹作业能力;做好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防治气象保障,提升农业防灾及病虫害精准防控能力及农业防灾水平;提升国内粮食产量时空精细化预报能力,做好农业生产关键期产量预测和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会商服务;建立全球粮食安全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气象风险决策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特色产业气象服务,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特色产业气象服务水平,统筹规划、共同投入,建设特色农业气象观测装备,推进数据共享共用。加强海洋渔业安全气象服务,提升渔船、海上养殖设施风险预警与自救互救服务能力;强化畜牧业发展气象服务,实现牧草发育期动态监测和关键发育期预报,开展畜牧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预警和防控服务。       三是强化智慧平台建设,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发完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全覆盖;联合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开展基于位置、基于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四是围绕强化联合科研攻关,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联合开展农业气象技术研究,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装备自动化能力和水平,推动农业气象类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联合开展中长期气候变化影响及农业适应性研究,提出区域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和风险防范总体策略;联合开展农业气象保险研究与服务,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效率,探索农牧业生产风险托底保障气象服务模式。       《方案》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作者:刘丹 责任编辑:栾菲)
  • 2022

    10-12

    砀山:“智慧梨园”里看乡村振兴美景

    郁郁葱葱的老梨树苍劲挺拔,个大饱满的酥梨挂满枝头。梨园里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梨农们穿梭在梨树下,摘梨、装箱、贴二维码,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日前记者在砀山县“智慧梨园”基地看到的场景。 砀山县抢抓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全省“5+8”县域数字化改革试点机遇,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酥梨产业,建立“数字果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水果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努力打造“信息科技+智能装备”创新集成的“智慧梨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好管家”打理现代梨园 “今年酥梨的品质有了很大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专业管家’开展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砀山县果园场职工杜爱华深有感触地说。 为提高水果种植的科技含量,引导酥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砀山县成立专业管理公司,统筹果园场、园艺场以及果蔬合作社等种植主体。在建设方面,采取“所有权+经营权+生产权”三权分置模式;在经营方面,采取“生产主体+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保险公司”收益保底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梨园进行全方位改造,建设“智慧果园”。 今年以来,砀山县精心打造酥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砀山酥梨第一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修建道路、疏浚沟渠、维修护坡、新建桥梁、安装防霜机,围绕梨园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机械应用、果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对梨园进行现代化改造,不断提高农事作业的科学性、精准度;搭建果园数据信息网络,创新智能装备使用,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基地水果质量安全。 记者在砀山县园艺场里看到,气象墒情监测站、智能虫情监测站、视频监测站、环境监测站分布于梨园各处,“天空—地上—地下”全方位,“气象—墒情—虫情—灾情—长势”多角度、立体化采集梨园影像数据,适时掌握梨园时空信息。通过无人机遥感估测、图像收集和AI识别诊断,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渠道,提高数据精准度,加强对梨树个体和梨园群体的全面立体动态监测、自动监测和应急预警。“梨园虽无人值守,却尽在梨农掌握之中。”生产技术员王鹭介绍说。 “黑科技”育出精品酥梨 不久前,砀山县举行第三届优质酥梨评比大赛,县果园场培育的酥梨获得全县优质酥梨一等奖。“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我们运用了一些智能控制设备使酥梨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县果园场工会主席王建岭在领奖台上分享经验。 在果园场的种植基地,南北行的梨树上都拉着一根黑色水管,并固定在支撑架上。“这是微喷防霜冻装置。每年4月是酥梨开花的关键期,霜冻寒流的侵袭极易冻坏花蕊,造成酥梨绝收。有了这个防御装置,果农就不用担心了。”基地负责人王见介绍说,基地安装了200亩微喷防霜冻装置,霜冻来临前,提前用水管喷淋,增加空气湿度,水汽凝结放热,让梨树温度缓慢下降;同时,开通梨园防霜机,通过叶轮旋转扰动气流,使冷暖空气形成上下对流,提升树体温度,调节梨园小气候,从而缓解霜冻灾害,为酥梨坐果稳产“保驾护航”。 “树上一根管,预防霜冻调气温;树下还有一根管,让梨果吃上水肥‘营养餐’。”王见介绍说,根据采集的气象墒情监测站数据,以及酥梨周期性生长机理,需要浇水或施肥时,果农按下灌溉控制终端发出指令,通过水肥一体化全自动施肥机,使用配套的高标准水管路滴灌,实现灌溉、施肥自动控制智能一体化,定点、定量,省时、省力,既能帮助果园水肥节本增效,又能改善酥梨的色泽和成熟度等,从而培育优质果。 梨树打药更是用上了“黑科技”。果农只需轻轻一按遥控器,近一人高的喷药机器人就会伸出十多个喷头,喷出雾化的生物农药,细密、均匀、高效,遇到低矮树枝、支撑棒等障碍物,喷药机器人会主动避让、变向前进。         为缓解劳动力老化、弱化、短缺等问题,砀山县大力推广智能农机装备集成应用,无人驾驶开沟机、割草机、枝条粉碎机、北斗导航精准喷药机、多功能植保机等智能农业机械都已在梨园应用,初步实现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调度,为砀山酥梨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Copyright © 2021 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洛阳鸿卓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1436号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379-63237717

扫一扫,关注我们